强势升值告一段落,人民币兑美元进入震荡区
3月11日至15日当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6.上调至6.,累计上调68bp。在岸即期汇率由6.升至6.,累计升值bp。离岸市场即期汇率由6.升至6.,累计升值bp。一篮子货币方面,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均出现上升。根据外管局公布的数据,年3月1日至年3月8日期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5.14升至95.42;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8.76升至99.13;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5.28升至95.53。上周,人民币汇率呈现区间波动走势。周一至周四,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4个交易日上调,累计上调bp,不过,周五人民币中间价回调显著,较前日下调bp,全周中间价累计上调68bp。上周,美元指数整体震荡走弱。除了此前疲软的非农就业报告外,上周公布的CPI数据处于低位同样对美元指数构成打压,英国硬脱欧忧虑缓解,英镑反弹也成为施压美元指数的重要因素。不过,周四英国议会投票支持延期脱欧,英镑高位回落,美元指数随即出现反弹。美元指数全周累计跌幅为0.85%。人民币汇率在经过前期的大幅升值后,近期转向以震荡为主,总体上仍呈现跟随美元指数波动趋势。近期美元指数区间波动特征显著,这是正负因素不断交织的结果。一方面,市场对美国经济能否维持强劲增长持怀疑态度,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迹象明显,动摇了美元指数继续走强的基础;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多转为下行,在“比差”模式下,美国经济表现出相对优势,美元仍受到投资者青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人民币汇率也表现出一定的强势特性,表现在美元指数强劲反弹时,人民币汇率跌幅远小于美元指数涨幅。例如,3月8日至11日期间,美元指数快速走升并持续保持97以上高位,但人民币汇率并未随之而快速下跌,期间始终维持在6.71至6.72区间震荡,显示出“抗跌”特征。短期内,美元指数持续保持单边强势的可能性不大,继续呈现宽幅波动的概率较高,人民币汇率的外部贬值压力减轻。同时,我国围绕就业、民企纾困、金融改革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积极举措将继续支撑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乐观情绪,预计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以区间震荡走势为主。(任亮)
上一篇文章: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992调贬5个 下一篇文章: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086,上调9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