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面值英镑在英国为何遭嫌弃因为物价低并
不是“花不掉”,既然是一国发行的法定货币,肯定能花出去;只不过50英镑适用的消费场景实在是太少了,而且收银员也不愿意收50面值的英镑,甚至一些人直接“歧视”它。
英镑的主要发行机构是英格兰银行,“英镑”是本位货币单位,辅币单位是“新便士”;在兑换上,1英镑能兑换新便士。
纸币英镑分为5、10、20、50四个面值,其中50英镑是最大面值;除此之外,还有1英镑、2英镑的铸币,以及1、2、5、10、20、50面值的新便士(硬币)。
如果从我们的消费角度出发,面值的人民币实在是买不了多少东西,随便逛个超市就能花个一二百元。但是对于英国消费者来说,50面值实在是太难花出去了。
为什么50面值的英镑很难花出去?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平时消费更依赖于零钱,一般买个汉堡、喝个咖啡,20英镑足以,50英镑的使用场景并不多见,除非是那些初来乍到的游客,否则本地民众基本不会随身携带这么大面值的纸币。
50面值的使用率究竟有多低?一项数据可见一斑:根据之前的统计数据,英国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超过45亿张,也就是说理论上5、10、20、50四个面值的英镑,平均每个币种有11.25亿张。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50英镑纸币只有3.57亿张,远远达不到平均值,大概每13张纸币中才有一张是50面值英镑。从这项数据也可以看出,50英镑的使用率确实很低。
曾经一度有经济学者呼吁废除50英镑纸币,原因除了使用率不大之外,50英镑还成为了腐败精英、各种罪犯、逃税者的“帮凶”:
比如面值越大,则厚度越小,越不容易被人察觉,因此有人专门用50大面额英镑进行收受贿赂;
再比如,在企业向工人支付工资时,有些企业支付50面额的现金,从而开始逃避20%的增值税。
别看这区区20%的增值税,有数据显示,英国每年损失的增值税约为亿英镑,若取消50面值的英镑,每年因此损失的增值税将减少10%,即少损失13亿英镑。
因此,50英镑“花不出去”,原因不仅在于实用的消费场景极少,还在于很多英国民众对其抱有“歧视”态度,认为它是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好人没有使用50英镑的”。
即便学者、英国民众对继续保留50面值的英镑是否有必要,持很大的怀疑态度,但英国政府似乎是不愿意接受这个建议,依然我行我素在年10月推出了新版50英镑纸币。
除了消费者不愿意使用50面额的英镑之外,收银员、商户也不愿意收,他们更倾向于“零钱”:
一方面,购买一些日常必需品,一般二三十英镑就能搞定,甚至只需花费两三英镑,而递给收银员一张50面额的英镑,他们会愁于找零,毕竟英国移动支付不像我们这么发达,找零全靠口算,但毕竟从小数学学得就不好,小九九乘法口诀都背不利索;
另一方面,一旦收到50面额的假钞,那麻烦就大了,收银员需要为此承担全部损失,半天的工作白干了。
比如之前我家姐姐去英国出差公干,飞机落地后在机场咖啡店点了一杯咖啡,标价1.95美元,姐姐随手给收银大妈一张50英镑,大妈“大惊失色”,忙用伦敦腔问“能不能换一张”?
但姐姐刚落地,在国内换的都是50面额的英镑,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大妈拿起纸币对着灯光左看右看辨别真假,那么表情如临大敌;
在确认是真钞之后,又手忙脚乱的计算应该找零多少,一套操作下来,咖啡都凉了半截。
所以,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原因,50面额的英镑在英国真是不受消费者和商户的“待见”,他们更倾向于零钱或者硬币,毕竟移动支付不发达,而零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找零或者受到假钞的麻烦;
此外,不少英国民众甚至建议废除50面额的英镑,除了考虑到使用率不高之外,还对其抱有“歧视”的态度,认为它在很多违法犯罪行为中充当着“帮凶”的角色,比如有些人用来贿赂,或者用来逃避税收。
以上种种原因就有了“50面值的英镑在英国花不掉”的说法;
不过,对于游客来说,50面额纸币更有利于携带和保管,他们还是很青睐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320.html